为积极面对驾培市场“寒冬期”带来的诸多挑战,主动顺应行业市场智能化发展趋势,我市运管部门主动引导驾培企业打造“淮南绿色驾培”品牌,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进行绿色转型,推动驾培行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明确了自2021年9月1日起,在全市开始实施机动车驾驶培训考试前学时核查。目前全市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与考试系统联网对接完成,对9月1日之后受理建档的学员,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施行全部科目考场学时核查门禁系统,从2021年9月1号起,对考生学时达不到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规定学时要求的,禁止进入考场考试并取消当次考试资格。
运用科技赋能、科技兴训等新手段,推动驾培行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鼓励驾培机构先行先试,应用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环保型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装备,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驾培行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机器人教练“低成本”、“高标准”、“不接触”、“无差别”培训的独特优势,有效应对驾培行业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疫情冲击等多重挑战,着力培育驾培新业态,探索驾培新模式,形成驾培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新技术创新赋能驾培行业跨越式发展。
进一步深化驾培行业“放管服”改革,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规范驾培机构培训行为,保障广大学员合法权益,我市交通、公安、大数据、市场监管等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密切协作,靠前服务,积极探索涵盖驾驶员培训行业全流程信息化监管手段,推出日照市驾培考一体化服务平台。
8月11日起,瑞安市已全面推行驾培收费第三方托管新模式,也就是“先培后付、计时支付”的驾培服务模式,真正实现学员“先培训、后付费”。
近日,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在回复合肥市政协委员完颜玉云“关于整顿和规范合肥市驾培行业的建议”提案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合肥将大力实施“互联网+驾培”,结合学员需求研究“先培训后付费”的模式,更好开发或引入切合培训考试实际的平台,实现与运管监管系统、公安考试系统对接共享。
自2021年8月16日起,泉州新上线的驾培监管服务平台开始试运行。这是“驾培监管与运营平台相分离”的一次新探索,改变了原来同一计时平台兼监管、运营功能的情况。
《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文明操作规范》系列标准已于10月1日开始实施,包括4个部分内容:第1部分是通用要求;第2部分是小型汽车驾驶;第3部分是大中型客货车驾驶;第4部分是摩托车驾驶。
8月1日起,武汉市将正式实施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工作,学员培训学时记录将纳入交通运输部门监管平台,并与公安部门考试监管平台对接,作为驾照报考的主要依据。
推进两个平台互联互通。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和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提供交管服务平台联网对接接口,按照“总体部署、以块为主”的原则,以市(州)为主导,在培训计时系统与培训监管平台完成联网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及时开通公安交通服务平台的接口,并在30日内按规定调整交管服务平台参数,做好与培训监管平台传输学时数据对接工作。全省各地要在9月30日前完成驾驶培训与考试信息数据共享,实现互联互通、传输顺畅。
自2021年6月5日(含6月5日)起,除公安部规定可直接报考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形外,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新受理的学员实行考试前学时核查,新受理学员在考试前必须完成相应学时,达不到该科目规定学时的学员不得参加该科目考试。
考驾照重大利好消息:自动挡科目二考试减少为4项、科目三约考间隔时间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