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机动车驾驶培训机器人教练应用促进我省驾培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作者: 发表时间:2021-08-26 17:14:00浏览量:977

运用科技赋能、科技兴训等新手段,推动驾培行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鼓励驾培机构先行先试,应用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环保型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装备,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驾培行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机器人教练“低成本”、“高标准”、“不接触”、“无差别”培训的独特优势,有效应对驾培行业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疫情冲击等多重挑战,着力培育驾培新业态,探索驾培新模式,形成驾培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新技术创新赋能驾培行业跨越式发展。

hnjqrjl.png


各市州道路运输服务中心、交通综合执法机构,长沙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服务中心:


为贯彻运输服务供给侧改革,认真落实关于推进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进一步深化省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湘政发[2021]7号)关于实施我省“三高四新”战略的要求,提升我省机动车驾驶培训服务创新能力,积极探索驾培行业发展新模式,有效促进驾培行业高质量、规范化发展,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驾培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从源头上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有力发挥人工智能对驾培行业积极促进作用,我局在研究借鉴外省相关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省部分市州驾校机器人教练成功试点应用调研,拟在全省鼓励规范开展机动车驾驶培训机器人教练基础和场地培训教学的应用工作,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适度超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推动交通发展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激发我省驾培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有效推进驾培行业数智化发展,助力谱写新时代交通强国湖南新篇章。


二、主要目标

运用科技赋能、科技兴训等新手段,推动驾培行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鼓励驾培机构先行先试,应用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环保型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装备,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驾培行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机器人教练“低成本”、“高标准”、“不接触”、“无差别”培训的独特优势,有效应对驾培行业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疫情冲击等多重挑战,着力培育驾培新业态,探索驾培新模式,形成驾培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新技术创新赋能驾培行业跨越式发展。


三、基本原则

(一)市场主导,持续激发行业创新活力。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产业资源的主导作用,推进智能创新成果与驾培行业高效对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突出驾校择优选择机器人教练的主体作用,建立创新示范基地,精心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培训的新型示范驾校,及时梳理总结并推广创新经验,推动机器人教练规范化应用


(二)政策扶持,着力加强服务和监管相统筹。坚持改革创新,持续释放智能驾培活力,以科技赋能为抓手,大力实施传统驾培再造和新型驾培培育,让传统驾培升级换代,促进新型驾培蓬勃发展.鼓励应用机器人教练开展基础和场地驾驶智能化教学,一台机器人教练视同为“一名基础和场地教练员”,计入培训能力。各市(州)应协调督促驾培机构将自行选用的符合要求的机器人教练系统,及时与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实现联网对接,并通过计时培训平台将计时培训相关数据实时上传至省级驾培监管服务平台。机器人教练系统中与计时培训相关的终端设备,经交通运输部通信信息中心认可,并符合交通运输部《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计时终端技术规范》以及最新技术要求的,对其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培训学时将予以审核判定。


(三)坚持标准,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和培训安全。支持和引导驾校在培训、管理、服务、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应用新技术,提升培训经营智能化水平,增强驾培行业发展新动能。目前先行试用的驾培机构可暂时参考引用国家标准委员会认可的《机动车驾驶实车智能培训系统》(T/ZCCJM001-2019)团体标准,文本查询可登录“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各市(州)要跟踪指导驾培机构选用符合标准的机器人教练,保障产品质量和培训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管理机构组织领导。各市(州)要把鼓励应用机器人教练工作作为助推我省驾培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谱写湖南新篇章为思想引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发展与安全、服务与监管相统筹。要经常深入驾校一线调研机器人教练应用情况,循序渐进把握好进度和质量,要通过驾培监管服务平台,对先试学员培训过程进行科学跟踪,建立机器人教练应用效果评估机制,及时总结先行先试经验,推动驾培行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驾培行业发展。


(二)发挥协会协调作用。各市(州)要进一步发挥行业 协会的引导、组织、协调、服务功能,组织交流和调研机器人教练相关的成功经验,适时推进具备标准条件的驾校先行先试,共同促进我省驾培行业平稳、健康、持续、快速的全面振兴。


(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市(州)要跟踪指导驾培机 构秉持安全第一、诚实守信、自愿选择的原则,确保机器人教 练应用全过程的培训安全。有条件的驾校由学员自主选择机器人教练车或者真人教练员培训,并对机器人教练车上传培训学时的真实性负责。各市州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省局反映汇报。


联系人:方志宏,联系电话:073182582130



湖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2021年8月23日

2021-08-26 977人浏览